• 全都是草,看花眼了也没看到蝈蝈啊?
• 循着声音去找,上?下?左?右?
• 哎呀,蝈蝈不叫了,失去目标~
• 我看到它了,在树杈上!
• 离得太远了够不着怎么办?
• 小心,这棵酸枣有刺儿!~
• 哈哈,我又发现了一只!!
错误动作请勿模仿
课程设计师的话
如何引导孩子走向知识,而非将知识灌输给孩子,是教育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到自然中去,在自然中玩耍,让这个过程自然而然的发生——这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使命。
因此,我们选择从最快乐的部分开始——捉蝈蝈,先带孩子们一起玩起来。
Part2:
自然观察-给蝈蝈做个家
如果说比"野玩"更进一步,我们能做的还有什么呢?
我们请孩子养一只蝈蝈,给蝈蝈造一个小窝,让孩子们带着使命感和责任心, 主动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并寻找答案。
• 我捉到的是公蝈蝈还是母蝈蝈?
• 蝈蝈到底吃素还是吃肉?
• 蝈蝈喜欢什么样的窝呢?
• 我的蝈蝈多大了?还能能活多久?
• 两只蝈蝈相遇,会发生什么?
• 来看看蝈蝈的大牙有多厉害吧
当孩子开始问为什么,我们就有了一个绝好的机会,通过现场观察和实验测试,去帮助他们将零散的认知串联起来。
所以我们课程的第二部分,就是自然观察和探索。
什么样的口器可以吃掉蝉和蚂蚱?
我的蝈蝈是公是母?
母蝈蝈产卵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当这些零散的认知彼此之间有了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知识链条。孩子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成型。
这就是知识最好的来路和归途。
Part3:
延伸探索-昆虫如何发出声音
蝈蝈为什么叫声那么洪亮?这个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昆虫为什么要发出声音?如果听见同类的声音,蝈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在这个部分,我们就要来探索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啦。
公蝈蝈埋头叫的正欢,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母蝈蝈又是怎么样听到的呢?
蟋蟀,油葫芦是怎么发声的呢?
蝉是怎么发出的声音?
了解它,懂它,才知道如何爱它。在了解了这些昆虫一生的故事之后,孩子们会认识自然界中的生命循环,心中生出无条件的爱和悲悯。下次听到虫鸣,孩子们会立即接收到信号,Hi,老朋友!
课程提示
我们计划利用一天时间,带孩子们去野外捉蝈蝈及其他鸣虫,尝试养一只蝈蝈,来进行昆虫食性和行为观察,进而了解关于昆虫的物种知识。
所以,你要准备:
• 一身不怕脏、钩、挂的衣服,方便我们在灌木丛里探索
• 运动鞋,方便活动的长裤
• 一个长柄小鱼网必要的时候使用
• 不限形状约A5大小的塑料盒/矿泉水瓶
• 简单午餐(我们得在山里野餐 )
• 放大镜(老师准备)
• 口罩,消毒液等个人防护用品
随着疫情逐渐降低,我们开始了亲子活动,但我们一如既往的重视防疫工作:严格检查每个孩子的家庭来源,检查参加人员的健康码,尽可能避免接触性活动。为了大家的安全,我们不接受来自中高风险区域的人员参加活动,如果存有隐瞒,我们将保有追责的权利。虽然我们是户外活动,很容易保持安全距离,但防疫无小事,请大家互相理解、并肩前行。
-Q&A-
Q:活动地点及装备安全吗?
A:童行者选择的都是安全保障的成熟路线,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儿童户外自然老师带领,并且领队老师均接受过内部正规培训后上岗。
Q:户外下雨怎么办?
A:户外自然活动,下小雨不影响的,准备好雨衣雨具即可。事实上,雨中观察也别有一番趣味。如果是大雨或者雷暴天气,我们会顺延或者取消活动,届时提前通知大家。
Q:在哪儿集合,报名后怎么联系我们?需要准备哪些物品?
A:集合地点 具体以群内通知为准,报名缴费成功后,我们会在活动开始前1天,邀请您进入活动微信群,并且提供行前通知,其中包括您需要准备的物品以及注意事项。
户外自然课
我在野外捉蝈蝈
2020.9.19/20
北京延庆
推荐年龄:6岁及以上(9岁以上接受单飞)
成团人数:6组亲子家庭
课程费用:
亲子:
750元/一大一小
额外人数:
成人:增加200元/人
儿童:增加550元/人
会员优惠:50元/家庭
单飞:
550/儿童
会员优惠:30元/儿童
- 户外课程费用
- 课程场地费用
- 往返交通费用
- 领队老师费用
- 课程期间保险费用
- 简单午餐
为了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请熟读2020年童行者户外单日活动退费政策(延期政策同退费,届时补交差价即可)
野玩自然,一定要好玩的科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