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将甄宓纳入妾室后,开始时自然是百般宠爱。甄宓自然也以为是找到了如意郎君,曹丕文武双全,让人满意。
两人感情越来越好,每日琴瑟相谐。不久,甄宓就生下儿子未来的魏明帝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但甄宓并没有恃宠而骄,反而通情达理,温婉贤惠。
甄宓曾多次劝说曹丕多纳妾,以旺子嗣。不仅如此,她还会对曹丕妾室中受宠的劝勉努力上进,无宠的则对其安慰开导。可说以一个大度又明事的女人。她对曹丕的母亲卞夫人也极其孝顺,卞夫人对这个美貌的儿媳也是宠爱有加。
似乎,这就是一个完美的爱情故事了,故事的主人公尽管前期命途多舛,受战乱流离之苦,但最终还是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从此王子与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然而,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这是自然的规律,随着甄宓年岁的增长,姿容不再如年轻时一样绝美了。
古人说“色衰而爱弛”。曹丕开始变得喜新厌旧,渐渐的开始冷落甄氏。
公元220年,曹丕即王位,不久又逼汉献帝禅让皇帝位,成为了新的皇帝。曹丕马上又有了新的女人,山阳公刘协把两个女儿许配给曹丕,还有著名的郭贵嫔郭女王,李、阴两位贵人,曹丕的心思完全转移到了更加年轻貌美的她们身上,越发冷落甄宓。
面对这种冷落和落差,甄宓难免会有一些抱怨,在这种情绪下,她写下了《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抒发了自己浓浓的对曹丕的爱和眷恋,和被曹丕冷落嫌弃时心中的悲苦,被抛弃的怨念。一旦不爱了,昔日的爱人就会成为最残忍的路人。然而,曹丕知道这件事后,龙颜大怒,在公元221年下旨,要将甄氏赐死。
后来曹丕噩梦不断,他请大术士周宣来解梦,周宣算了一卦后,回复曹丕说:“天下有贵女子含冤而死。”
曹丕有些后悔,想追回赐死甄宓的使者,但已经来不及了。后来甄宓被葬回了邺城,也就是他与曹丕最初相遇的地方。据传,甄宓殡葬时,曹丕下令让她披发覆面,以糠塞口。
披发覆面,是为了让甄宓不能以本来面目见人;以糠塞口,则是让她有冤没法说。曹丕的凉薄一致如此。当然,后来甄宓的儿子曹叡即皇帝位,追封甄氏为文昭甄皇后,又修建寝庙,也算是对冤死的甄宓一点补偿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