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在那爛陀寺五年的佛學生涯,玄奘成為寺裏造詣精深的高僧,不僅被稱為三藏法師,還被選為寺院中十位精通50部佛教經典有德高僧。三藏法師是對精通佛教典籍中佛經、戒律和論著三種著作形式的法師的尊稱,因此玄奘也被稱為「唐三藏」。
公元637年,玄奘離開那爛陀寺,開始在印度各地拜訪名師,遊歷求學。公元641年,玄奘帶同從印度以及中亞地區收集的526箱、657部梵文佛教經典起程歸國,終於在公元645年正月二十五日返抵長安。為了迎接遠道歸來的玄奘法師,整個長安城萬人空巷,頂禮膜拜。歷盡千辛萬苦帶回來的佛教經典被護送到當時中國第一大寺院弘福寺。那時,唐太宗正帶兵打仗,駐紮在洛陽。得知玄奘已經回國的消息,立即下令召見。唐太宗應玄奘請求,讓他回長安弘福寺組織翻譯經典的譯場,開始了他的譯經工作。
公元664年的一天,玄奘在跨邁禪房後面的一道小水溝時摔倒,擦破腳腕,這一摔從此讓他臥床不起,病情日漸加重。公元664年2月5日,一代高僧玄奘在玉華寺圓寂,享年65歲。在玄奘圓寂之前的19年間,他一共翻譯了佛典75部共133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