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襄《簠室殷墟类纂》:“古得字,象手持贝形,有持而不失之谊,虢叔钟得作(上贝下手形),亦从手持贝。”
李亚农释读为“败”。
孙海波、饶宗颐、胡厚宣、李孝定、徐中舒等学者都释为“得”,本文从之。
“得”在甲骨文及金文中,也用作族名。下面简单梳理金文中所见“得”族情况。
得鼎(两件)
时代:商代晚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1066、1067。
铭文:“得”。
“得”,族徽铭文。单铭一个“得”字的金文还有:得卣(商代晚期、《集成》4795)、得觚(两件)(商代晚期、《集成》6634、6635)、得爵(商代晚期、《集成》7439)、得罍(商代晚期、《集成》9742)、得簋(商代晚期、《集成》2954)等。
得鼎
时代:春秋时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1476。
铭文:“得鼎”。
得,族名;鼎,器名。
得父乙觚
时代:商代晚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7086等。
铭文:“得父乙”。
得,族名;父,亲称;乙,日名。
这件青铜觚是得族人铸造的,用来祭祀日名为乙的父辈的礼器。
亚得父丁盉
时代:商代晚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9375等。
铭文:“亚得父丁”。
亚,官职名;得,族名;亚得,“官职名+族名”组成的族徽。
亚得父己甗
时代:商代晚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844等。
铭文:“亚得父己”。
亚得父庚鼎
时代:商代晚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1880等。
铭文:“亚得父庚。”
亚得,“官职名+族名”组成的族徽名。
亚得父癸卣
时代:商代晚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5094。
铭文:“亚得父癸。”
亚弜刀
时代:商代晚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11811等。
铭文:“亚弜”,“得”。
弜,族名;得,族名。
这件铜刀上既有“得”族族徽,又有“弜”族族徽,表明这两个族群之间存在某种较密切的关系。带“弜”铭文的金文有:弜父乙爵等。
弜父乙爵
时代:商代晚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8416等。
铭文:“弜父乙”。
弜,族名。
毌得觚
时代:商代晚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7026等。
铭文:“毌得。”
毌,族名;得,族名;毌得,是由毌族和得族组成的复合族徽,表明两个族群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亚得何埶觯
时代:商代晚期。
著录:《殷周金文集成》6505等。
铭文:“亚得何埶作日辛尊彝”。
日,《集成》释读为“丁”,应是不对的。
这件铭文内容应该有省写,应为:何作父日辛尊彝,埶作父日辛尊彝,亚得作父日辛尊彝。
亚得,族名;何,族名;埶,族名;“亚得何埶”,这是三个族群组成的复合族徽,表明三者之间存在某种较密切的关系。
这件青铜觯应是由亚得、何、埶这三个族,同时为日名为“辛”的父辈所作的祭祀礼器。
综上所述,商周时期存在一个以“得”为族徽的族群,得族和弜族、何族、埶族、毌族等族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