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畏的成语(带畏的成语有哪些)(40个)

含有畏的成语(带畏的成语有哪些):令人生畏,不切实际,不愧屋漏,人言可畏,初生之犊,初生之犊不畏虎,刻木为吏,后生可畏,射像止啼,怀德畏威,才华横溢,扪虱而谈,明刑弼教,望而生畏,束手束脚,民不畏死,流言蜚语,玩忽职守,琴棋书画,畏之如虎,畏刀避箭,畏口慎事,畏天恤民,畏天悯人,畏天爱民,畏天知命,笔墨纸砚,虽休勿休,视为畏途,讳兵畏刑,贪生畏死,金刚怒目,逡巡畏缩,惟施是畏,畏强欺弱,身其余几,畏强凌弱,视如畏途,势焰可畏,不明事理。1、令人生畏 lìng rén shēng wèi

释义:令人生畏 使人害怕、胆怯。

2、不切实际 bù qiē shí jì

释义:不切实际 不符合实际

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3、不愧屋漏 bù kuì wū lòu

释义:不愧屋漏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出处:《诗经 大雅 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4、人言可畏 rén yán kě wèi

释义:人言可畏 言:指流言蜚语。人的流言蜚语是可怕的。

出处:《诗经 郑风 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5、初生之犊 chū shēng zhī dú

释义:初生之犊 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6、初生之犊不畏虎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

释义:初生之犊不畏虎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刚吃过早饭,人马全都汇齐,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不免惊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

7、刻木为吏 kè mù wéi lì

释义:刻木为吏 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路温舒传》:“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8、后生可畏 hòu shēng kě wèi

释义:后生可畏 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的意思。指青年人很容易超过他们的前辈;是可敬服的。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9、射像止啼 shè xiàng zhǐ tí

释义:射像止啼 喻威名远震,使人畏服。《汉书 酷吏传 郅都》:“匈奴至为偶人象都(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其见惮如此。此为射像事。”《新唐书 郝玼传》:“虏大畏,道其名,以怖啼。”此为止啼事。后遂合用以为典实。

出处:《汉书·酷吏传·郅都》:“匈奴至为偶人象都(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其见惮如此。此为射像事。”《新唐书·郝玼传》:“虏大畏,道其名,以怖啼。”此为止啼事。后遂合用以为典实。

10、怀德畏威 huái dé wèi wēi

释义:怀德畏威 畏:害怕,恐惧。对君王或上司既感怀恩德又畏惧其威严

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怀德畏威,向风清顺。”

11、才华横溢 cái huá héng yì

释义:才华横溢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12、扪虱而谈 mén shī ér tán

释义:扪虱而谈 扪:按。一面捺着虱子,一面谈着。形容谈吐偷窃,无所畏忌。

出处:《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13、明刑弼教 míng xíng bì jiào

释义:明刑弼教 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出处:《尚书 大禹漠》:“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14、望而生畏 wàng ér shēng wèi

释义:望而生畏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5、束手束脚 shù shǒu shù jiǎo

释义:束手束脚 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

出处: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按照法律办事,不等于束手束脚。”

16、民不畏死 mín bù wèi sǐ

释义:民不畏死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出处:《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17、流言蜚语 liú yán fēi yǔ

释义:流言蜚语 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出处:《明史 马孟桢传》:“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流言蜚语,腾入禁庭,此士习可虑也。”

18、玩忽职守 wán hū zhí shǒu

释义:玩忽职守 不认真、不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

出处:钱钟书《围城》:“高松年身为校长,出去吃晚饭,这时候还不回来,影子也找不见,这种玩忽职守,就该死。”

19、琴棋书画 qín qí shū huà

释义:琴棋书画 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出处: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唐高测,彭州人。聪明博识,文翰纵横。至于天文历数,琴棋书画,长笛胡琴,率梁朝朱异之流。”

20、畏之如虎 wèi zhī rú hǔ

释义:畏之如虎 畏:害怕。像怕老虎那样害怕。形容人很威严或凶狠

出处:宋·龚明之《中吴纪闻·朱氏盛衰》:“有在仕途者,稍拂其意,则以违上命文致其罪,渐人畏之如虎。”

21、畏刀避箭 wèi dāo bì jiàn

释义:畏刀避箭 畏:害怕,畏惧。比喻遇战事退缩不前

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

22、畏口慎事 wèi kǒu shèn shì

释义:畏口慎事 慎:谨慎。说话谨慎,做事小心

出处:宋·苏轼《答吴子野书》:“近日始畏口慎事,虽已迟,犹胜不悛也。”

23、畏天恤民 wèi tiān xù mín

释义:畏天恤民 畏:敬畏;恤:周济。敬畏上天,怜爱下民

出处:宋·朱熹《辞免进职奏状》:“既闵然有畏天恤民之诚,而圣训丁宁又无非恻怛焦劳之实。”

24、畏天悯人 wèi tiān mǐn rén

释义:畏天悯人 畏:敬畏。敬畏天命,怜悯世人的困苦

出处:隋·王通《中说·周公》:“易之忧患,业业焉,孜孜焉,其畏天悯人,思及时而动乎?”

25、畏天爱民 wèi tiān ài mín

释义:畏天爱民 畏:敬畏。敬畏上天,怜爱下民

出处:宋·陆游《上殿札子》:“祖宗畏天爱民,子孙皆当取法。”

26、畏天知命 wèi tiān zhī mìng

释义:畏天知命 畏:敬服;天:上天;命:命运。指顺从天意,按照命运的安排行事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彼皆畏天知命,睹存亡之符,见废兴之事。”

27、笔墨纸砚 bǐ mò zhǐ yàn

释义:笔墨纸砚 指书写工具

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6回:“就叫家人将带来的笔墨纸砚分在各人面前,大家做诗。”

28、虽休勿休 suī xiū wù xiū

释义:虽休勿休 休:美善;休:赞美。虽然受到别人赞美但不能沾沾自喜

出处:《尚书·吕刑》:“尔尚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虽畏勿畏,虽休勿休。”

29、视为畏途 shì wéi wèi tú

释义:视为畏途 畏途:危险可怕的道路。指把某种事物看得很可怕;像极难行走的路。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

30、讳兵畏刑 huì bīng wèi xíng

释义:讳兵畏刑 谓慎于用兵和用刑。

出处:宋·张耒《大礼庆成赋》:“讳兵畏刑,后货食兮。政有损易,兹不易兮。”

31、贪生畏死 tān shēng wèi sǐ

释义:贪生畏死 贪恋生存,害怕死亡。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朴阳病,侥幸得逾于须臾。”

32、金刚怒目 jīn gāng nù mù

释义:金刚怒目 金刚:旧时寺院山门内的四大天王塑像;俗称四大金刚。形容面目威猛可怕。原作“金刚努目”。

出处:宋 庞元英《谈薮 薛道衡》:“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33、逡巡畏缩 qūn xún wèi suō

释义:逡巡畏缩 逡巡:想走又不走,犹豫不决的样子。指因为害怕而不敢向前。

出处:明·刘基《黄金策·出行》:"或鬼持世,乃是逡巡畏缩之象,欲行不行,必怀疑贰。"

34、惟施是畏 wéi yǐ shì wèi

释义:惟施是畏 施:通“迤”、“迆”,斜行,这里指斜路。最怕的是走斜路。

出处:《老子》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

35、畏强欺弱 wèi qiáng qī ruò

释义:畏强欺弱 害怕强大的,欺负弱小的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1回:"你自己想想,这等畏强欺弱的勾当,便给你报了仇,泄了恨,又有什么体面呢?"

36、身其余几 shēn qí yú jǐ

释义:身其余几 指身子留在世间没有多久的时间了。

出处:《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37、畏强凌弱 wèi qiáng líng ruò

释义:畏强凌弱 畏:害怕;凌:欺侮。形容欺软怕硬。

出处:宋·苏辙《再乞罪吕惠卿状》:"今中外士大夫见惠卿独得不诛,皆谓言事之官有畏强凌弱之心,执政大臣有吐刚茹柔之意。"

38、视如畏途 shì rú wèi tú

释义:视如畏途 畏途:可怕的道路。看成可怕的、危险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难的、可怕的事情。

出处:《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

39、势焰可畏 shì yàn kě wèi

释义:势焰可畏 势:权势;焰:气焰;畏:畏惧。权势和气焰很盛,让人望而生畏。形容权贵气焰嚣张,仗势作恶,使人畏惧。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一:"时,秦会之当国,数以言罪人,势焰可畏。"

40、不明事理 bù míng shì lǐ

释义:不明事理 明:明白,懂得。不懂得事物的道理。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86年世界杯_世界杯预选赛阿根廷 - fjyf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