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知节墓志铭》记载,早在武德四年的时候,程咬金就当刺史了。当然了,程咬金的那个刺史之位,是挂名的,他并没有赴任。原因很简单,李世民还需要程咬金冲锋陷阵,就把程咬金留在军中效力。程咬金虽然只是挂名的刺史,但是他享受刺史的待遇。这个时候的尉迟敬德,职位可比程咬金小多了。
秦琼剧照,感谢原作者
玄武门之变以前,程咬金功劳比尉迟敬德高,官职比尉迟敬德大,这是没有疑问的。玄武门之变酝酿阶段,程咬金和尉迟敬德都是激进派,哥俩都异口同声劝李世民起事。这个阶段的尉迟敬德和程咬金,还是并驾齐驱。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带领九个将领进入玄武门伏击李建成和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九将”。《旧唐书》记载的玄武门九将,分别是:“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
仔细看看这份名单,就会发现程咬金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的战斗。《资治通鉴》和《唐史》,对玄武门之变战斗场面描写比较详细。两部史书,都没有程咬金参加了玄武门战斗的记载。关于这一点,史学界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程咬金在玄武门之变当天,接到的任务和房玄龄、杜如晦一样。李世民的计划,是玄武门之变一旦失败,就杀出长安城,去洛阳东山再起。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玄武门之变的重要谋划者,但是事发当日,二人都没有参战 ,他们的任务就是安排好李世民前往洛阳的退路。程咬金的任务,极有可能和房玄龄、杜如晦是一样。
《旧唐书·列传第十五》关于“玄武门九将”的史料来源截图,感谢原作者。
第二种观点认为,程咬金在玄武门之变当天,被李建成和李元吉调虎离山了。玄武门之变前夕,李建成和李元吉曾经鼓动李渊,派程咬金去广东当官。程咬金虽然不愿意去,但是接到了李渊的命令,不得不动身了。
不管因为哪种原因,反正就是程咬金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的战斗。《新旧两唐书.程知节传》,都记载程咬金“从李世民诛隐、巢之乱”。这里的“从”字,说的是程咬金参加了玄武门之变的谋划,但是没有参加战斗。
我们回过头再来看看尉迟敬德在玄武门之变当天的表现。玄武门之变当天,李世民射杀李建成之后惊慌失措,战马受惊乱跑。李世民被树枝挂倒,差点摔死了。李元吉上来和李世民拼命,尉迟敬德不但救了李世民,还打死了李元吉。
太子余部向玄武门发起猛攻,李世民阵营的云麾将军敬君弘和中郎将吕世衡战死。尉迟敬德在城楼上扔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脑袋,太子余部才做鸟兽散。李建成和李元吉死后,李世民也不敢亲自逼宫李渊。这个时候,又是尉迟敬德做坏人,带着兵马入宫“保护”李渊。李渊在尉迟敬德的“保护”之下,不得不交出兵权,并且宣布立李世民为太子。
尉迟敬德剧照,感谢原作者
玄武门之变当天,尉迟敬德有“救驾、诛凶、退敌、逼宫”四大功劳,程咬金什么也没有。从那以后,尉迟敬德的地位,就远远地超过了程咬金。到了李世民钦定凌烟阁功臣的时候,玄武门之变的表现是最主要的考量标准。在玄武门之变中表现出色的尉迟敬德,排名自然要比没有参加战斗的程咬金高。
不但尉迟敬德排名比程咬金高,就连张公瑾的排名都比程咬金高。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张公瑾参加了玄武门之变的战斗,还独力关上了玄武门城门,挡住了疯狂反扑的太子余部。综上所述,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当天的战斗,让程咬金在凌烟阁功臣排名上很吃亏,非常非常的吃亏啊。
参考书目:《资治通鉴》《新旧两唐书》《唐史》
《隋唐往事》系列贴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维权公司签约,委托维权公司代理维权。未经授权转载者,维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