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夔神鼓世间仅2件 日本藏家手中的中国瑰宝

夔神鼓

在日本京都东山区的鹿谷,坐落着一座低调古朴的建筑。与一街之隔、人声鼎沸的银阁寺、南禅寺等京都名胜相比,这座方方正正的小楼显得非常得清幽寂静。然而这里收藏的3000余件中国古代珍贵文物,足以使它闻名于世。它就是海外收藏中国青铜器的一大重镇——住友泉屋博古馆。

这件商代大铜鼓与虎食人卣被公认为泉屋铜器收藏的两件最具代表性的藏品,也是泉屋博古馆的两大镇馆之宝。夔神鼓原为圆明园旧藏之物,在战火中流失海外,于1903年被住友春翠收入囊中。此鼓头上铸有一对凤鸟,下有四足,通体作绿漆古色,两面贴有鳄鱼皮,通高82厘米,重14.1千克,然而厚仅3至5毫米,是代表了商代极高工艺水准的青铜器杰作。

这件青铜鼓原为圆明园旧藏,鼓头铸有一对凤鸟,两面贴有鳄鱼皮,鼓身还有神人面纹饰。在如今存世的商周青铜乐器中,青铜鼓非常罕见,能断至商代的青铜大鼓,除了泉屋的这件,只1977年在湖北崇阳出土过一件。

此鼓最有特点的就是鼓身两面铸出的神人纹饰,这也是此鼓得名“夔神”的由来。此神形象非常怪异,人面兽身,厚唇大耳,头上长有一对夸张的羊角与虎耳,头下伸出一对兽爪,爪中持有羽毛。《尚书·舜典》有云:“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传统看法认为夔神是舜帝任命的典乐之神,能调和乐理,使八音相谐,神人以和。此鼓上的神人纹饰也因此被附会为夔神,因而得名“夔神鼓”。

在存世的商周青铜乐器中,青铜鼓是非常罕见的品种。传统研究青铜器提到的铜鼓,大多都是指西南少数民族铸造的青铜鼓,年份最早不过东周时期;真正能够断到商代的青铜大鼓,除了泉屋博古馆收藏的这面夔神鼓外,仅有1977年湖北崇阳出土的一面晚商兽面纹青铜鼓。古代实用的大鼓多以皮革为之,历经数千年,早已衰朽无存,偶尔在考古发掘中能够发现一些皮鼓的鼓座;青铜质的大鼓,当属宗庙中祭祀所用的彝器,等级高且数量罕少,除夔神鼓及崇阳铜鼓以外,再无一例传世,其珍罕程度,自不待言。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86年世界杯_世界杯预选赛阿根廷 - fjyf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